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新闻详细

各国治理交通拥堵的妙招

        交通拥堵几乎是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城市的通病,面对堵车,许多城市都是通过发展公共交通和优化城市设施来解决最终的问题,其中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巴黎
  由于私家车急剧发展,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巴黎的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于是,法国政府开始下大力气重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且让市中心的停车场昂贵无比。巴黎市政府也提倡搭伴出行,由同事、邻居、朋友自愿组合,或者求助于搭车中心,寻找搭车伙伴,共开一辆轿车上下班或外出,以尽量避免一人开车上路的“空车”现象。同时,调整居民区与商业网点的布局,缩短人口流动的距离,减少轿车的使用。如今,居住在市区的人可以切身感受到,巴黎的中小型超市配置越来越合理,商店的营业时间错开,居民可在不同时间段就近购买必需品。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世界上汽车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在2002年的时候,每公里道路就有81辆汽车,是日本的两倍,英国的三倍。然而,新加坡的交通却仍然秩序井然,汽车畅通无阻。究其原因,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55个小区,他们的“小区”跟我们的住宅小区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住宅小区的主要功能是居住,他们的小区不但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餐饮、娱乐、公园等等,居民的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解决。
 
东京
  公共交通网络的健全同样也是东京治理交通拥堵最过硬的硬件。日本东京人口已逾1300万,机动车总量超过400万辆,家用轿车320万辆,大约不到4人便拥有一辆私家车,交通拥堵也总碰到北京那样常态化的一步一蹭或是路口堵成死疙瘩的情形。堵车虽是家常便饭,但在城里很少发生。换乘方便和准时也是东京地铁的一大特点,99%的线路换乘均可于三四分钟内完成。同时,高昂的停车费用是东京政府治理交通的又一法宝。东京的停车费贵到让人心痛,如果你想开车上班,得付路旁或大厦内每小时从600日元到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40元至100元)的停车费。
 
        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大家都是有自己一套管理的方法!
在线客服

微信客服